麥當勞曾差點進不來台灣? 回顧麥當勞來台歷程

2023-11-23 08:12 陳玫伶

二十四小時營業的麥當勞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(1987/12/30 游輝弘攝影)
二十四小時營業的麥當勞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(1987/12/30 游輝弘攝影)

台灣第一間麥當勞在1984年1月28日開設,40多年來速食文化深深影響台灣的餐飲服務業,但在麥當勞正式進駐台灣前,曾一度遭遇立法委員阻擋,擔心麥當勞會影響台灣國內農牧產品市場。

麥當勞在1983年底首次對外曝光在台設立連鎖店的計畫,在當時引起大量討論,立法委員蕭瑞徵向行政院質詢時,曾以引進麥當勞恐影響國內速食業及農牧業為由,希望能禁止麥當勞來台。

麥當勞方則回應,根據麥當勞體系要求,會盡量購買本地的原料及其他供應品,計畫來台前已經考察過國內的馬鈴薯、蔬菜等作物,也試驗在各地種植漢堡、沙拉等所需蔬果,樂見麥當勞有望帶動台灣農牧業發展。

麥當勞1984年在台開幕後的盛況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(1984/3/12 本報記者攝影)
麥當勞1984年在台開幕後的盛況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(1984/3/12 本報記者攝影)

現今大家總開玩笑說麥當勞的主體是薯條,只要有大薯買一送一會點一份來吃,不過麥當勞製作薯條的馬鈴薯並不是產自台灣,因為台灣種植出來的馬鈴薯固形物相較於美國品種較低,炸出來顏色較黑、不夠酥脆,再加上麥當勞講究產品統一規格化、制度化,國外進口的冷凍馬鈴薯又比本土價格較低,後來使用的馬鈴薯都是以國外進口為主。

多年下來,麥當勞還是努力在其中取得了平衡,根據麥當勞官網數據有超過6成的蔬果來自台灣本土農產品,使用的蔬果原料符合台灣良好農業規範(TGAP),不僅如此麥當勞引進的食品生產流水線、機械化、數據化等產業經營模式也影響至今。

麥當勞的震撼

如以台灣作為推廣基地 可望帶動國內農牧發展

1983-12-15/聯合報/03版/

【本報記者翁台生】美國「麥當勞」速食品公司計畫在台灣地區設立連鎖店,對國內相關業者已造成相當大的震撼。

立法委員蕭瑞徵前天向行政院質觸時,促請禁止引進麥當勞,以免使國內速食業、農業受到嚴重的打擊。

台灣「麥當勞」食品推廣中心採購部經理孫以磐指出,根據技術合作契約規定,「麥當勞」體系要求盡量向本地市場購買原料與其他供應品,這應該有助於國內農場、奶品場及牧場的經營規模,以及產銷市場的合理化。如果麥當勞能以台灣作為遠東地區的供應中心,對我國的農產品外銷更是一大福音。

目前麥當勞遠東地區連鎖組織的薯條原料,大部分均由美國加州空運供應,若能以台灣為基地大量生產供應,則可降低他們的成本。

早在兩年多以前,計畫引進「麥當勞」連鎖組織的負責人,就已透過農發會實地瞭解台灣地區馬鈴薯生產情形,作為未來發展的參考。農發會植物生產組一位技正指出,台灣地區現有的伍峰、大葉、卡麗娜種馬鈴薯,「固體含量」為百分之廿,跟「麥當勞」所要求的百分之廿二含量相近;值得推廣到東南亞地區的麥當勞連鎖店使用。

但是孫以磐不同意農發會專家的看法。他說,台灣地區生產的馬鈴薯,經過他們初步測試,發現比重太低,薯條炸起來不夠脆,「麥當勞」考慮引進美國愛達荷種馬鈴薯,在台灣種植。

台糖農務部經理辛列明說,「麥當勞」引進的這種馬鈴薯,正在台南試種,已發現有病毒感染現象,是否可以推廣,仍待繼續觀察;台糖另外應麥當勞之請,在埔里試驗場試種的美國品種萵苣、洋芹菜,生長情形則甚佳。(下略)

馬鈴薯土洋爭霸戰

1990-11-04/聯合報/27版/新聞眼

【陳佩周/報導】台灣的馬鈴薯這幾年來在農委會的輔導下,原本希望能夠配合西方速食業大舉進入國內市場,抓住時機扭轉頹勢,卻不想仍然失之交臂。好在休聞食品的興起,又給台灣馬鈴薯帶來一線生機。

西方速食業入台這六年來,台灣馬鈴薯由最初的充滿期待、到如今的被踢出速食業,其中實在充滿許多無奈。

麥當勞在民國七十三年登陸台灣之初,原本與農委會談妥,採用本省自產馬鈴薯作為薯條原料,當時採購量高達三千公噸,是台灣馬鈴藝年產量的五分之一。

然而就在農民躍躍欲試、農委會決定全力擴大產區之際,幾個自然人為不利因素接踵而至,使得剛萌芽的馬鈴薯業又受重挫。當年曾經撰文評估台灣馬鈴薯發展潛力的農委會園產科陳世賢指出,品質無法提高,成本無法下降,是台灣馬鈴薯難以成器的兩大致命傷。

麥當勞企畫部經理顏澄如說,台灣馬鈴薯內含固形物量偏低,使得炸出薯條的鬆脆度及質感不如國外進口的冷凍薯條,並且由於糖化病變品質不穩,炸出來的顏色也較黑,消費者反應不佳。農委會雖然也引進許多品質優良的馬鈴薯種,像美國栽培最普遍的「羅賽種」,但是礙於農民的耕作習慣與氣候條件,產量都不高,無法應付國內速食業大量的需求。另外,生產成本高居不下,也是台灣馬鈴薯難以與進口冷凍薯條競爭的原因,尤其在民國七十六年中美關稅談判,美方迫使我國將進口馬鈴薯關稅自原先的百分之四十降為廿五,台灣馬鈴薯大勢已去。

進口關稅大降、加上台幣升值、人工成本增加,使得台灣馬鈴薯製作薯條的成本高達每公斤四五十元,而進口冷凍薯條包含運費成本也才卅元左右。至此,連麥當勞也加入其他國內速食業者,拒絕採用省產馬鈴薯了。

台灣馬鈴薯沈寂了一段時日,最近又因洋芋片休閒食品的興起,再度燃起希望。目前台灣三個馬鈴薯主要產區台中、雲林和嘉義,總產量每年約四萬公噸,其中一半以上已全數投入薯片的加工製造業。並且由於薯片製造的品質要求不高,進口成本划不來的有利條件下,未來發展空間甚大,農委會也密切注意,希望能再度帶來台灣馬鈴薯的第二春。

最新文章

大海嘯唱片公司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前舉辦「熱吻24小時」迎千禧活動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...

千禧年情侶「唇戰」馬拉松! 3對情侶接吻25小時奪冠還分24萬

2025-07-30
桃園縣新屋鄉動物保護園區園長簡稚澄,呼籲民眾以認養替代購買,讓流浪動物有個家。圖...

2016年美女獸醫簡稚澄「安樂死」自己 喚醒大眾不願面對的社會現實

2025-07-28
立委與勵馨基金會等兒福團體舉行記者會,針對蘋果日報違法部分進行陳述,呼籲社會大眾...

「裸體加屍體」當賣點?蘋果日報當年5元上市改變台灣報業生態

2025-07-28
BMW亞洲巡迴錦標賽冠軍台灣車手林帛亨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(2003/06/19...

霧峰林家後代曾是享譽國際的賽車手! 「林帛亨」闖出國際車壇拚出亞洲冠軍

2025-07-27
統一獅球迷在球賽結束後集體慶祝球隊拿下17連勝,而且魔術數字只剩M2。圖/聯合報...

連續36天贏球!統一獅2006年創造中職史上最長17連勝紀錄

2025-07-25
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〈左三〉、經濟部長林義夫〈右三〉昨天在「兩兆雙星產業推動辦公室...

2002年政府推出「兩兆雙星產業」政策 卻成「兩兆傷心慘業」

2025-07-24
復興戲劇學校劇團,由該校校長王振祖率領,十三日上午由東京飛回台北,圖為合影。圖/...

秦祥林、張復建都從這畢業!復興劇校半世紀來培育無數戲曲人才

2025-07-24
鳳山市佛教蓮社暑假都會訓練國小學童禮佛打坐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(1991/07/...

90年代暑假流行送小孩去打坐?兒童禪修營曾掀熱潮卻因中台禪寺事件退燒

2025-07-23
華岡藝校董事會決議廢校後,校內師生發起聯署抗議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(1995/0...

華岡藝校差點走入歷史?90年代曾陷違建風波與廢校危機

2025-07-23
世新大學學生抗議破報無預警停刊,到董事會辦公室前張貼訴求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(2...

文青族最愛、來自世新!免費報紙《破報》1995年創刊現已走入歷史

2025-07-22
台北市動物園一隻在盛夏酷暑的台灣的北極熊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(1989/06/2...

台灣動物園沒有北極熊!曾經有三隻卻都因這原因死亡…

2025-07-22
SM TOWN世界巡演昨晚在新竹縣體育場登場,群星現身謝幕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(...

2.8萬人塞爆新竹體育場!2012年SMTOWN演唱會首度來台引起轟動

2025-07-21
七十四年國際棒球邀請賽,廿四日在台北市立棒球場閉幕,圖為全國棒球協會理事長嚴孝章...

職棒推手未能親見榮景 「成棒之父」嚴孝章65歲猝逝

2025-07-21
奇萊山區的成功堡外觀,此為位於較高處的一號堡,現在仍有登山客在使用。圖/聯合報系...

50年前奇萊山重大山難!清大5生喪命 校方建「成功堡」追思

2025-07-18
中華女子足球隊的頭號射手並獲選為明星球員的周台英(左)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(19...

「木蘭女足」一姐周台英昔日榮光 今涉師大抽血案爭議

2025-07-18
上午馬英九市長主持1999市民熱線啟用記者會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(2005/01...

1999市民熱線滿20年!台北首創、各縣市跟進 號碼竟然都是同一支

2025-07-18
來源:聯合報-B3 運動(2011/07/22)

中職明星賽的輸球傳統?「興農魔咒」創下連10年不勝紀錄

2025-07-17
千名雞農代表廿一日上午前往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抗議,要求國貿局拒絕美方強行傾銷火雞雜...

80年代台灣擬開放美國火雞肉進口 3000名農民不滿蛋洗蕭萬長

2025-07-16
xxx廣告